首 页 >> 刊社概况 - 学报沿革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学 报 沿 革
   
《东北师大学报》创刊于195151。创刊号《卷头语》中谈到创办学报的宗旨是“以发表本校同仁学术研究的成绩为主旨,其目的在于推 动和启发大家的学术钻研,并与国内文化教育界交流经验。”其任务则是“将致力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讨,以期服务于工业、农业和国防的建设;将注意并学习运用科学的观点去研究和解释历史、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教育及国防事务。”学报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版本,均为16开本,不定期。学报编委会由张松如、孙亚明、胡绍祖、智建中、杨公骥、蒋锡金、穆木天、丁锡祉、王琳、傅桐生、郑汝骊、[]芦泽、吴宗涵等13人组成。当时因稿源不足,只出刊一期被迫停刊。
    1953年,我校开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和国家建设实际进行科学研究。1954年举行了第一次科学会议,提出了一批论文。在此基础上,19556月,又以《东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通报》的刊名出版了一期自然科学版。编委会由20人组成,主编由智建中担任,副主编由 王琳和蒋锡金担任。《通报》仍为不定期,由新华书店吉林省分店代销,向全国公开发行。
    1956年春,中共中央召开知识分子工作会议,毛泽东主席发出为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奋斗的号召。不久中央又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,实行“百花齐放,百家争鸣”的方针。我校广大师生在“向科学进军”热潮的鼓舞与推动下,学术思想空前活跃,学术讨论蓬勃开展,科研成果日益增多。为适应学术领域欣欣向荣这一新的势头的发展,由成仿吾校长提议,经学校第四次学术委员会讨论,做出了《关于出版〈东北师范大学科学集刊〉的决定》。第一期前言中称“这个刊物的创办,是以我校教师的科学研究为基础,发表科学成果,交流学术上的意见,开展学术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,借以进一步推动科学研究工作,提高科学水平和教学质量,并从而推动教师的思想水平的提高和新生力量的迅速成长。”《科学集刊》是以系或学科相近的几个系为单位出版各种专业版本,在研究部主任领导下,由各系学术委员会和《科学集刊》编辑室编辑出版。从1956年至1958年间共出版教育、语言文学、历史、地理、数理化、生物、世界古代史译文等专业版10期,均为不定期,由全国各大城市新华书店公开发行。
    19567月,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全国学术刊物编辑工作会议,讨论如何贯彻“双百”方针,开展学术讨论问题。根据会议精神和开展学术论争的实际要求,我校于同年9月创办了学术副刊《争鸣》,为中青年教师开辟了学术论争的园地。19588月,我校下放吉林省后,改称吉林师范大学。1959年初,恢复学报,改称《吉林师大学报》,仍按系或学科相近的几个系为单位出版各种专业版学报。从1959年至1960年共出版政治理论、语言文学、历史、数学、生物、数理化等专业版7期,仍为不定期刊,仍由全国各大城市新华书店发行,我校出版部负责邮购业务。由于进入经济困难时期,纸张缺乏,1960年底停刊。
    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和我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,1963年底学报复刊。由于各系科研力量发展不平衡,有的系独自出刊专业版有困难,加之专业版刊期长,不便开展学术讨论,复刊后的学报又按原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综合性版本出刊。前者为季刊,后者为半年刊,分别由学报两版编委会编辑出版,由长春市邮局统一发行。学报编委会由30人组成,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为黄彦平,副主任为李冀、万九河、何楠若、 孙晓野;自然科学版编委会主任为张德馨,副主任为王琳、丁锡祉、傅桐生。从19631966年间,社会科学版出刊10期,自然科学版出刊5期,共15期。由于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到来,学报被迫于19666月再度停刊。
    1973年春,毛泽东同志关于出版学报工作的指示下达后,我校停刊达7年之久的学报于197310月复刊。复刊后的学报仍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两种版本出刊,不定期,内部发行。1975年,社会科学版定为季刊,由长春市邮局公开发行。1976年又改为双月刊。学报编委会由29人组成,刘光为主任,武强、王琳、李树藩、林志纯、宫绍辉为副主任,下分文理科两组。从1973年至1976年的4年间,社会科学版出刊16期,自然科学版出刊1 期。这一时期,“四人帮”为了篡党夺权,控制了宣传工作舆论阵地,窒息学术思想,毒化文风,打击和迫害广大编辑人员,使社会主义学术理论工作受到很大干扰和破坏。我校学报也受到了干扰和影响,发表了一些有错误的文章,给学术理论工作带来损失。 
    1976年,粉碎“四人帮”以后,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,全党开始拨乱反正。教育部于19787月在武汉召开了高等院校文科学报座谈会。出席这次座谈会的共有18家学报的代表,我校学报编辑部的代表参加了这次座谈会。这次座谈会总结了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学报工作的经验教训,端正了学报方向,明确了学报的性质、任务和作用,对提高学报质量,更好地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服务,有着重要作用。
    武汉会议后,校党政领导加强了对学报工作的领导,定期讨论学报工作。同时加强了编辑部的建设,任命周毓方为学报编辑部主任,陈日朋、莽永彬、沙宝祥、金和德先后为副主任。规定学报编辑部为系、所一级的学术机构,编辑人员为科研人员,其政治待遇和工作、生活条件,均按相 应的教师对待。并按专业配备了专职编辑人员,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,要求不断提高科学水平、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,为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编辑队伍而努力。
    我校下放吉林省20多年之后,从1980年起又重归教育部直属,恢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名,学报也随之恢复了《东北师大学报》的原刊名,社会科学版仍为双月刊,国内由长春市邮局总发行,国外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(中国国际书店)总发行。自然科学版经过试刊,1980年定为季刊, 国内公开发行。1985年开始向国外发行。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为戴星东,副主任为吕元明、周毓方。自然科学版主任为王琳,副主任为黄启昌。
    19844月,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座谈会,提出了加强研究“四化”建设中现实问题的新课题,要求学报 优先发表经过认真研究、对解决现实问题有创见、有理论深度的论文,克服轻视实践和脱离实际的倾向。我校把研究现实问题作为学报重点内容之一,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。
    为了研究和探索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,为了发展和繁荣教育科学,1985年,我校又创办了学报的教育科学版。该版暂为季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,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欢迎。
    为了探索学报工作的改革,提高学报质量,1984年秋改建并加强了学报编委会。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23人,郑德荣为主任,李洵、薛文华、张人和为副主任;自然科学版编委23人,郝水为主任,黄启昌、赵成大、张力果、刘秉正为副主任;教育科学版编委会23人,黄彦平为主任,李桂林、梁忠义、朱绍禹为副主任。
    为了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需要,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,1989年报请国家教委转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,将教育科学版改名为《现代中小学教育》,季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;1990年改为双月刊,1999年改为月刊。
    1989年任命陈日朋为学报编辑部主任,沙宝祥为副主任。1991年任命韩山保为副主任。1994年底任命沙宝祥为学报编辑部主任,韩山保为副主任。1996年初许国良主持学报编辑部工作,韩山保、陈虹娓任副主任。受中国化学会委托,1996-2004年学报编辑部承办中国化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《分子科学学报》,季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。1997年学报编辑部更名为学术期刊社,处级建制,下设办公室和四个编辑部:《东北师大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编辑部、《东北师大学报(自然科学版)》编辑部、《现代中小学教育》编辑部、《分子科学学报》编辑部。许国良任社长,韩山保、陈虹娓、张捷、王亚范先后任副社长。博士生导师郑德荣教授任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会主任;副校长、博士生导师赵毅教授,副校长、博士生导师柳海民教授先后任主编,博士生导师李炳海教授任副主编,副社长陈虹娓编审、副社长王亚范副编审先后任常务副主编、常务主编。中科院院士郝水教授任自然科学版学报编委会主任;副校长、博士生导师邢苗教授,副校长、博士生导师薛康教授先后任主编,社长许国良编审任常务副主编、常务主编。党委书记周敬思教授,党委书记、博士生导师盛连喜教授先后任《现代中小学教育》主编,副校长、博士生导师柳海民教授,博士生导师袁桂林教授,教育科学学院院长、博士生导师马云鹏教授任副主编,副社长韩山保、张捷先后任常务副主编、常务主编。中科院院士唐敖庆教授、徐光宪教授,著名化学家R.HoffmannMartin Karplus为《分子科学学报》编委会名誉顾问,中科院院士孙家钟教授为主编,博士生导师王荣顺教授、中科院院士黎乐民教授、博士生导师李前树教授为副主编,社长许国良编审任总编。2004年秋该刊转交化学学院承办。
    我校学报19515月创刊至200612月,经历55个春秋。尽管曾经三易刊名三次停刊,但在党的领导下,坚持贯彻“双百”方针,经过全体编辑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全校师生的热情支持,克服了种种困难,终于办成了有一定影响的高校学报,而且由一个版发展到三个版,创办出三本各具特色的学术期刊,由内部交流提高到国内外公开发行。在这55年中,学报共出刊550期,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版224期、自然科学版122期、教育科学版16期、现代中小学教育154期、分子科学学报34期。所刊登论文中不少是创造性的研究成果,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深度,有的多次被引用、转载和索引,有的专题研究实用价值较大,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总之,学报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,交流研究成果,开展学术讨论,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,培养和扶植中青年教师,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,以及繁荣我国科学、文化、教育事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